菜单 菜单
1339501757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智慧行业   /   新闻详情

智慧城市推动难,地市卖保险,县域卖苦力!

2022.04.14

累!


搞智慧城市的人,今年都这样喊!


A公司:刚把某市的政法委书记说服,几个亿的大单即将有戏,突发该书记被查,项目停止。


B公司:和市大数据局谋划了几个月的方案,报到市领导那里,政府领导给其他公司了。


C公司:按照给县里的承诺,必须引入10家公司落地,才能获得政府购买服务的收益,项目建设验收了,现在还在帮着政府到处招商。


D公司:我们从一二线下沉到县域,扎根县域,搞智慧县域,探索一套可行的模式。

微信图片_20220407111559.jpg


智慧城市:地市卖保险!


最初的智慧城市,有好的方案,有好的企业品牌,很容易销售出去的。


随着智慧城市的技术方案越来越成熟,标准化,同质化竞争就越来越激烈,


企业遴选销售越来越苛刻,要考核销售的人脉关系,利用销售的各个渠道的关系,去把智慧城市项目推销出去,一段时间内销售不出去,就验证了你的销售渠道,或者人脉关系不够,就得换人,不断在遴选人脉好的销售进来,像兜售保险一样,销售智慧城市业务,这时智慧城市的项目内容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了。



智慧城市:县域卖苦力!


县域普遍存在资金少,人才匮乏的情况,大多数县域对资金的投入产出要求异常苛刻,某县书记曾经搞过轰动全国的大手笔智慧县域投入,调动到某区做区委书记后,没有继续复制在那个县的做法,想必他也认识到了过去的那种做法的不妥。


很多公司反馈,县里普遍要求是,企业先投入,有实效后再给予收益,收益可以是税收返还,可以是社会运营,最后也可以有缺口补贴。某区区长就对区大数据局局长说,2022年财政给区大数据局2000万元预算,但要先建设起来项目,项目要做好,要有价值,政府才能拨付,这给区大数据局局长出了很大的难题,让企业垫资了,政府后期不认可不付费,就坑了企业。


没有真本事,难进县域!


腾讯曾经遇到一个尴尬的事情,腾讯大公司和某县领导接洽后,县领导直接拒绝了对接,因为前期已经有很多腾讯或者腾讯的合作伙伴,在向县里推销了腾讯的方案,县领导并不认可销售产品的模式。


华为也曾经在某县交流后,县领导当时就表态,方案很好,可是政府财政紧张,困难,华为能否先发扬民族企业担当精神,帮助老区政府建好项目,项目有收到效果后,政府再研究付费给华为。自然,华为也没能做成这笔县域的买卖。


巨头们在一线卖保险式的拼杀,每个过亿元的项目,都费尽周折,巨头期望把地市的模式,延伸到县域,高举高打进军县域,但在县域的现实情况下,遇阻不顺。


县域大好的农业、文旅的自然资源、和低成本的工业产业资源,的确极其缺乏巨头的数字技术、互联网流量的支撑,但县域更需要能扎根县域,甘做苦力的企业,把县域的产业带动起来,把县域的经济发展起来。


地市卖保险,需要不断更换业务员!

县域卖苦力,需要见实效!

这需要,去思考!



人达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

QQ截图20220407113311.png


智慧行业   /   新闻详情

智慧城市推动难,地市卖保险,县域卖苦力!

2022.04.14

累!


搞智慧城市的人,今年都这样喊!


A公司:刚把某市的政法委书记说服,几个亿的大单即将有戏,突发该书记被查,项目停止。


B公司:和市大数据局谋划了几个月的方案,报到市领导那里,政府领导给其他公司了。


C公司:按照给县里的承诺,必须引入10家公司落地,才能获得政府购买服务的收益,项目建设验收了,现在还在帮着政府到处招商。


D公司:我们从一二线下沉到县域,扎根县域,搞智慧县域,探索一套可行的模式。

微信图片_20220407111559.jpg


智慧城市:地市卖保险!


最初的智慧城市,有好的方案,有好的企业品牌,很容易销售出去的。


随着智慧城市的技术方案越来越成熟,标准化,同质化竞争就越来越激烈,


企业遴选销售越来越苛刻,要考核销售的人脉关系,利用销售的各个渠道的关系,去把智慧城市项目推销出去,一段时间内销售不出去,就验证了你的销售渠道,或者人脉关系不够,就得换人,不断在遴选人脉好的销售进来,像兜售保险一样,销售智慧城市业务,这时智慧城市的项目内容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了。



智慧城市:县域卖苦力!


县域普遍存在资金少,人才匮乏的情况,大多数县域对资金的投入产出要求异常苛刻,某县书记曾经搞过轰动全国的大手笔智慧县域投入,调动到某区做区委书记后,没有继续复制在那个县的做法,想必他也认识到了过去的那种做法的不妥。


很多公司反馈,县里普遍要求是,企业先投入,有实效后再给予收益,收益可以是税收返还,可以是社会运营,最后也可以有缺口补贴。某区区长就对区大数据局局长说,2022年财政给区大数据局2000万元预算,但要先建设起来项目,项目要做好,要有价值,政府才能拨付,这给区大数据局局长出了很大的难题,让企业垫资了,政府后期不认可不付费,就坑了企业。


没有真本事,难进县域!


腾讯曾经遇到一个尴尬的事情,腾讯大公司和某县领导接洽后,县领导直接拒绝了对接,因为前期已经有很多腾讯或者腾讯的合作伙伴,在向县里推销了腾讯的方案,县领导并不认可销售产品的模式。


华为也曾经在某县交流后,县领导当时就表态,方案很好,可是政府财政紧张,困难,华为能否先发扬民族企业担当精神,帮助老区政府建好项目,项目有收到效果后,政府再研究付费给华为。自然,华为也没能做成这笔县域的买卖。


巨头们在一线卖保险式的拼杀,每个过亿元的项目,都费尽周折,巨头期望把地市的模式,延伸到县域,高举高打进军县域,但在县域的现实情况下,遇阻不顺。


县域大好的农业、文旅的自然资源、和低成本的工业产业资源,的确极其缺乏巨头的数字技术、互联网流量的支撑,但县域更需要能扎根县域,甘做苦力的企业,把县域的产业带动起来,把县域的经济发展起来。


地市卖保险,需要不断更换业务员!

县域卖苦力,需要见实效!

这需要,去思考!



人达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

QQ截图202204071133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