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王朝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学习交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智慧城市建设如虎添翼,政府作为数据采集和利用的主体,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把这些资源汇集在一起就构造了政务大数据,这些数据的有效利用将会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我们认为有两种方式,第一个是政府通过信息公开、共享、数据分析等技术和手段来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的水平。第二种方式就是政府将掌握的一些数据开放给社会,让企业和公众来使用这些数据,企业和公众可以从自己关注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下面我就青岛市的政务大数据和数据开放的情况给大家作一下交流。
首先介绍一下青岛政务大数据的建设情况。大数据通俗点讲就是不可能用常规的软件和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巨大的数据集。大数据包括三个层面的基础设施要素,第一个是用于组织、存储并且保障数据可获取的平台。第二个是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计算技术和能力,第三个就是可使用的数据格式。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青岛市政务大数据的建设情况逐一的进行介绍。
第一个是存储的能力和分配,先介绍一下青岛市的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市的公务云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于2012年,主要任务是给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共享服务、应用共享和数据共享云服务。凡是可以由政务云公共平台支撑的一律要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来建设,没有特殊的需要不得再安排机房建设和改造项目,不得重复引进和研发可以由政务云公共平台提供的软件,以此来降低政务系统的管理专业化水平,实现各部门间业务的高度互联、协同。
目前青岛市政务云公共平台拥有总储存能力340TB,实现青岛和莱西两地实时备份。存储的方式包括HBASE、HDFS等,保障了数据的可获取性,这是为组织、存储并且保障可获取的平台。
第二个要素就是大规模计算的技术和能力。目前拥有的服务器60台,含CPU资源2432核,网上便民服务大厅、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经验。这是第二个要素,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计算速度和能力。
第三个要素就是可使用的数据结构。刚才我们介绍青岛市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云服务、软件和数据云服务,下面具体看一下提供服务的情况。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的,比如说肉菜流通追溯、数字采购等等,提供平台云服务的有民政信息化、信访管理等等。全市使用统一的软件有网上管理、网上访谈、网上督察考核、社区管理等等。提供数据云服务的有人口数据库、法人、地理信息、执法、批文证照、信用等基础数据库,以及数据标准管理、政务信息采集平台、信息共享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系统等等涉及到数据采集管理共享的一些系统。通过统一的提供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统一的建设全市软件以及实现信息的交换共享,实现了政府数据的共享。
下面是截止到2014年4月份有关数据统计情况。网上审批系统实现了市级47个部门400多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以及所辖十个区市的审批流转办理,已完成22.2万次件。网上行政处罚大厅建设数据库包含44个部门6274项行政处罚28165项裁量标准。已经完成了17.9万件行政处罚案件的网上办理。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30多个重要权力领域行政权力的网上运行、全程留痕和实时监督。信息公开平台建成了包括7想共性化目录、1183项个性化目录的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发布机械、公文、计划、财政、人事等各类信息73.5万条,自2008年以来累计受理答复信息公开申请2300余件次。全市统一的网上服务大厅整合了政府办事服务事项2212项,公共企事业单位服务371项,计划到2015年底,全市各级政府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70%以上。青岛政务网建立了大规模常态化的网上访谈制度,每年组织50个部门开展访谈约6万场次。政府信箱每年受理市民来信4万多件。政务信息采集平台以集约化的方式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的统一采集、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重复采集。目前统计、老龄等部门基于此平台采集的信息为712万条。
以上是青岛依托青岛市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整合和建设的数据资源情况,可以说青岛由于技术系统上采取高度集中统一,基本上排除了信息共享和流程互通的障碍,具备了利用大数据使用的基础条件。对这些数据的应用仅仅靠政府来做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参与。
下面介绍一下青岛政府数据开放的情况。我们都知道数据开放能激发巨大的商业价值,最典型的就是美国1983年将GPS系统开放给公众使用,并且在2000年取消了对民用GPS精度的限制。截止到目前,美国有3万多就业岗位依赖于GPS。2009年以来,美国通过其一站式的政府数据下载网站开放了超过11万个数据集,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价值。2013年美国在政府管理、医疗服务、零售业、制造业、位置服务等七个重点领域产生的价值已经达到了2万亿美元。
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青岛市政务云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得作用,青岛市2013年也启动了数据开放工作。数据网站开放建设、内容梳理、制度建设以及内容的引导。
首先看一下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的建设。青岛市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技术开发的工作,对门户网站的定位是既是数据开放的门户也是应用创新的平台。作为数据发布的门户,将各个部门可开放的数据进行汇总集中发布,包括数据集、地图数据、电子文件等等,实现了多种数据的过滤方式,包括按主题、部门分类、标签过滤等等。将带有地理位置的数据通过地图展示出来,还增加了搜索引擎,提高网站的应用性。另外用户还可以提出数据申请,对数据质量提交评价,进行互动,这是作为数据发布的门户。同时还作为应用创新的平台,门户网站上数据既可以下载也可以通过调用API的方式来获取。网站提供APP发布功能,用户还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来征集应用,建立起开发者和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是第一部分,门户网站建设。
第二部分是内容的梳理。在开放的数据内容方面,结合青岛市政务信息资源公众服务目录、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服务目录,借鉴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开放数据,包含了来自市财政局、工商局等32个部门377个数据集,并且在梳理目录的过程中汇总了可开放的数据集109个,涵盖了工商企业、环境监测、旅游服务等12个主题,逐步提高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内容梳理方面。
在制度建设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新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这两个文件我们发布了关于推进我市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下一步还将适时的出台与实施意见相配套的文件,这是制度建设。
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上线试运行后,将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鼓励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发获取信息产品,逐步实现应用服务提供主体的多样化,推进开放数据在公众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刚才介绍的是青岛市政府开放数据有关情况。
政务大数据的利用和数据开放工作需要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比如说在公共交通领域,交通部门可以提供道路相关的信息,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人工等方式采集到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信息,但是这个信息可能存在片面性,如果企业也能广泛的参与进来,比如说汽车制造商在汽车上安装仪器记录汽车的运行情况,加上导航服务商GPS信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提供的数据,就可以会聚形成比较全面的公众服务交通大数据。当然数据开放工作除了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以外还需要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公众对开放数据的利用,提出开放数据的申请都将成为我们强大的动力。
以上是青岛市政务大数据和政府开放建设情况,最后借这个机会诚挚的邀请社会各界朋友能够参与到青岛市政务数据的利用和开放当中来,在大数据的时代共同发展,谢谢大家。
人达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
智慧路灯 | 路灯控制器 | 智慧路灯控制系统 | 智慧灯杆 | 路灯网关 | 集中控制器 | 单灯控制器 | 智慧路灯管理系统
上一篇: 智慧城市-百度大数据专家梁博演讲
下一篇: 数字政府建设加强 双向利好下腾飞在即
2022.04.21
王朝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学习交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智慧城市建设如虎添翼,政府作为数据采集和利用的主体,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把这些资源汇集在一起就构造了政务大数据,这些数据的有效利用将会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我们认为有两种方式,第一个是政府通过信息公开、共享、数据分析等技术和手段来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的水平。第二种方式就是政府将掌握的一些数据开放给社会,让企业和公众来使用这些数据,企业和公众可以从自己关注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下面我就青岛市的政务大数据和数据开放的情况给大家作一下交流。
首先介绍一下青岛政务大数据的建设情况。大数据通俗点讲就是不可能用常规的软件和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巨大的数据集。大数据包括三个层面的基础设施要素,第一个是用于组织、存储并且保障数据可获取的平台。第二个是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计算技术和能力,第三个就是可使用的数据格式。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青岛市政务大数据的建设情况逐一的进行介绍。
第一个是存储的能力和分配,先介绍一下青岛市的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市的公务云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于2012年,主要任务是给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共享服务、应用共享和数据共享云服务。凡是可以由政务云公共平台支撑的一律要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来建设,没有特殊的需要不得再安排机房建设和改造项目,不得重复引进和研发可以由政务云公共平台提供的软件,以此来降低政务系统的管理专业化水平,实现各部门间业务的高度互联、协同。
目前青岛市政务云公共平台拥有总储存能力340TB,实现青岛和莱西两地实时备份。存储的方式包括HBASE、HDFS等,保障了数据的可获取性,这是为组织、存储并且保障可获取的平台。
第二个要素就是大规模计算的技术和能力。目前拥有的服务器60台,含CPU资源2432核,网上便民服务大厅、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经验。这是第二个要素,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计算速度和能力。
第三个要素就是可使用的数据结构。刚才我们介绍青岛市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云服务、软件和数据云服务,下面具体看一下提供服务的情况。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的,比如说肉菜流通追溯、数字采购等等,提供平台云服务的有民政信息化、信访管理等等。全市使用统一的软件有网上管理、网上访谈、网上督察考核、社区管理等等。提供数据云服务的有人口数据库、法人、地理信息、执法、批文证照、信用等基础数据库,以及数据标准管理、政务信息采集平台、信息共享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系统等等涉及到数据采集管理共享的一些系统。通过统一的提供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统一的建设全市软件以及实现信息的交换共享,实现了政府数据的共享。
下面是截止到2014年4月份有关数据统计情况。网上审批系统实现了市级47个部门400多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以及所辖十个区市的审批流转办理,已完成22.2万次件。网上行政处罚大厅建设数据库包含44个部门6274项行政处罚28165项裁量标准。已经完成了17.9万件行政处罚案件的网上办理。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30多个重要权力领域行政权力的网上运行、全程留痕和实时监督。信息公开平台建成了包括7想共性化目录、1183项个性化目录的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发布机械、公文、计划、财政、人事等各类信息73.5万条,自2008年以来累计受理答复信息公开申请2300余件次。全市统一的网上服务大厅整合了政府办事服务事项2212项,公共企事业单位服务371项,计划到2015年底,全市各级政府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70%以上。青岛政务网建立了大规模常态化的网上访谈制度,每年组织50个部门开展访谈约6万场次。政府信箱每年受理市民来信4万多件。政务信息采集平台以集约化的方式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的统一采集、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重复采集。目前统计、老龄等部门基于此平台采集的信息为712万条。
以上是青岛依托青岛市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整合和建设的数据资源情况,可以说青岛由于技术系统上采取高度集中统一,基本上排除了信息共享和流程互通的障碍,具备了利用大数据使用的基础条件。对这些数据的应用仅仅靠政府来做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参与。
下面介绍一下青岛政府数据开放的情况。我们都知道数据开放能激发巨大的商业价值,最典型的就是美国1983年将GPS系统开放给公众使用,并且在2000年取消了对民用GPS精度的限制。截止到目前,美国有3万多就业岗位依赖于GPS。2009年以来,美国通过其一站式的政府数据下载网站开放了超过11万个数据集,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价值。2013年美国在政府管理、医疗服务、零售业、制造业、位置服务等七个重点领域产生的价值已经达到了2万亿美元。
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青岛市政务云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得作用,青岛市2013年也启动了数据开放工作。数据网站开放建设、内容梳理、制度建设以及内容的引导。
首先看一下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的建设。青岛市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技术开发的工作,对门户网站的定位是既是数据开放的门户也是应用创新的平台。作为数据发布的门户,将各个部门可开放的数据进行汇总集中发布,包括数据集、地图数据、电子文件等等,实现了多种数据的过滤方式,包括按主题、部门分类、标签过滤等等。将带有地理位置的数据通过地图展示出来,还增加了搜索引擎,提高网站的应用性。另外用户还可以提出数据申请,对数据质量提交评价,进行互动,这是作为数据发布的门户。同时还作为应用创新的平台,门户网站上数据既可以下载也可以通过调用API的方式来获取。网站提供APP发布功能,用户还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来征集应用,建立起开发者和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是第一部分,门户网站建设。
第二部分是内容的梳理。在开放的数据内容方面,结合青岛市政务信息资源公众服务目录、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服务目录,借鉴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开放数据,包含了来自市财政局、工商局等32个部门377个数据集,并且在梳理目录的过程中汇总了可开放的数据集109个,涵盖了工商企业、环境监测、旅游服务等12个主题,逐步提高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内容梳理方面。
在制度建设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新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这两个文件我们发布了关于推进我市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下一步还将适时的出台与实施意见相配套的文件,这是制度建设。
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上线试运行后,将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鼓励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发获取信息产品,逐步实现应用服务提供主体的多样化,推进开放数据在公众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刚才介绍的是青岛市政府开放数据有关情况。
政务大数据的利用和数据开放工作需要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比如说在公共交通领域,交通部门可以提供道路相关的信息,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人工等方式采集到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信息,但是这个信息可能存在片面性,如果企业也能广泛的参与进来,比如说汽车制造商在汽车上安装仪器记录汽车的运行情况,加上导航服务商GPS信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提供的数据,就可以会聚形成比较全面的公众服务交通大数据。当然数据开放工作除了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以外还需要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公众对开放数据的利用,提出开放数据的申请都将成为我们强大的动力。
以上是青岛市政务大数据和政府开放建设情况,最后借这个机会诚挚的邀请社会各界朋友能够参与到青岛市政务数据的利用和开放当中来,在大数据的时代共同发展,谢谢大家。
人达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
智慧路灯 | 路灯控制器 | 智慧路灯控制系统 | 智慧灯杆 | 路灯网关 | 集中控制器 | 单灯控制器 | 智慧路灯管理系统
上一篇: 智慧城市-百度大数据专家梁博演讲...
下一篇: 数字政府建设加强 双向利好下腾飞...